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愿者李妍瓊(石家莊市明遠心理咨詢中心 二級心理咨詢師):
持久的關系,一定是雙方的平等,有尊重的互動,才能令雙方滿足。但是,更多人不知道如何恰當表達尊重,博得別人的好感?
每個人的內心里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,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,正所謂敬人者人恒敬之,己所不欲勿施于人,這都是表達尊重的準則。尊重的含義解釋為尊敬和重視,互相尊重。
我們熟知相互尊重的歷史故事:戰國時期,齊國宰相晏嬰聽說賢人越石文被主人賣給別人當奴隸,就花錢將越石文贖買出來。與他乘車回府,一路上晏嬰都沒有給越石文讓座,下車時晏嬰也自己先回家。越石文見晏嬰這樣不尊重自己想要離開時,晏嬰意識到這點,立即糾正了自己的態度、發自內心真誠邀請越石文進屋、由此成就了晏嬰擁有了一位得力助手。
向別人表達尊重成就別人同時也成就自己,尊重他人是一種高尚的美德,是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。
不要用仰望高山角度去審視別人、不要用不屑一顧的觀點看待他人、表達尊重與他人職位權力大小、擁有財富的多少無關、要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、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不能妨礙他人。
理解他人的情感與感受、一個理解尊重別人的人,必然會以平等的心態、平常的心情、平靜的心境,去面對所有事業上的“強者”與“弱者”、所有生活中的“幸運者”與“不幸者”,使尊重變成一縷春風、一泓清泉、令人舒心溫暖、奮進;有禮貌地與人交往、尊重他人的勞動、尊重他人的人格;與人為善,真誠、平等地對待他人、敬重老人、照顧女性、關愛兒童;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、宗教和習俗、尊重要發自內心、出自真誠。
當一個人真正懂得如何去尊重的別人、或者一個真正理解和學會尊重的人、這個人的人生一定是成功的人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