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今日此門中,人面桃花相映紅。
人面不知何處去,桃花依舊笑春風。
這首膾炙人口的經典詩,雖歷經千余年而經久不衰的,為大家所喜愛。
全詩表達的意思是:去年春天,就在這扇門里,姑娘臉龐,相映鮮艷桃花。今日再來此地,姑娘不知去向何處,只有桃花依舊,含笑怒放春風之中。
初相遇:人面桃花相映紅
唐時,博陵人崔護,容貌英俊,文才出眾,性情孤潔寡合,來到都城長安參加進士考試,結果名落孫山。由于距家路途遙遠,便尋居京城附近,準備來年再考。
逢清明時節,獨游長安城郊南莊,他走到了一處莊園門前,園內桃花盛開、芬芳四溢,很是醉人。崔護叩響了門扉,一位秀美的姑娘出來熱情地接待了他。姑娘神態嫵媚,姿容艷麗,崔護跟她說話逗她開心,她只靜靜站在桃花樹下,猶如桃花仙女般遺世獨立、默默不語。兩人相互注視了許久,崔護終起身告辭。送到門口后,姑娘心有情愫,欲語還休;公子顧盼流連,悵然而歸。
往后一年,崔護心里一直掛念著這名女子,卻因備考艱難,就忍住沒有再去見她。一晃又到了第二年的清明節,對女子的思念愈發瘋長,到了思念之情無法控制的地步,崔護決定再去城南去找她??傻侥抢镆豢?,門庭莊園一如既往,但是大門已經上了鎖。
崔護內心失落之極,久等不歸,便在左邊一扇門上題詩:
“去年今日此門中,人面桃花相映紅。人面不知何處去,桃花依舊笑春風?!?/p>
而后離去。
再見卻是別離:人面不知何處去
耐心等待幾日之后,他再次來到城南,去尋找那位女子,卻聽到園內有哭聲傳出,急忙叩門詢問。有位老人走了出來問道:“你是崔護嗎?”崔護點頭稱是。老人傷心欲絕,對著崔護說:“是你害慘了我的女兒啊?!贝拮o聽了心里非常緊張,竟不知所言,停了一下,崔護急促問道:“老人家,此話怎講?
老人流淚說道:
“我女兒已經到了及笄之年,知書達理,尚未婚配。不知是何原因,多戶人家上門求親,都被她拒絕了。自從去年清明節以后,她時常神情恍惚、若有所失。前幾日家里來親戚接她出去散心,回家時看見門上有題字,看完之后我女兒就病倒了,茶飯不思,絕食數日無論我怎么勸慰,都沒有讓女兒留下性命啊。你若真心待我女兒,又怎會累她如此?”
說完又接著大哭。
能相守便不放手:桃花依舊笑春風
崔護聽了,也十分傷心,瞬時痛哭流涕,央求老人讓他進門祭拜。崔護看著女子,哭的不能自已,訴說滿腔思念之情,痛恨自己害了她一世年華。許是上天感動他的一片真心,女子竟睜開了眼睛,活了過來。老人和崔護喜極而泣,認為這是天意,便將女兒許給了崔護。
從此,這段愛情佳話就流傳千古,而崔護也因為這首《題都城南莊》而名垂青史!
?緣分是妙不可言的,不是沒有,只是還沒遇到。如果來臨了,請把握住這一場不期而遇的邂逅,愛情不會一直在原地等待,錯過了就意味著永遠失去。
最美愛情詩?我不覺得是,特別是上了年紀以后再讀這首詩。今天借這個解答,寫一些關于這首詩一直以來的想法。
這兩句和下兩句(人面不知何處去,桃花依舊笑春風)是絕對的三高:高普及度、高傳唱度和高引用度。唯獨這首詩的名字,不那么為人所知:《題都城南莊》,借這個機會請大家記住它,記住崔護的高明,更要記住這首詩的刻意為之和似是而非。當然,只是一人之言,貽笑大方之處,請高抬貴手,謝謝。
閑言少敘,上干貨:一句話概括就是:整首詩形而上地表達了一種“一見鐘情、念念不忘,愛而不得、刻意為之的平淡又似是而非”的錯過。
短短四句,通過對照、重復,用普通至極的形象營造了萬千種微妙感覺,有鐘情、缺憾、悵惘,有刻意為之平淡、似是而非的微妙、深藏不漏的落寞,也有不動聲色、百轉千回、意味悠長的留白。
這首詩,說人話,是下面這樣的:
“當初一見面我就浮想聯翩了,奈何功名在身,沒法子。
可是我一直算著日子想你。
現在有條件,我來了。
但是你不在,我好失落。
我太遺憾了,我要吐槽我還沒發芽就已經毀滅的感情。
說正經的:
從來沒有人為了讀書而讀書,只有在書中讀自己,在書中發現自己,或者檢查自己。這句話不是我說的[捂臉],是羅曼·羅蘭說的。
崔護的《題都城南莊》的美,在于含蓄和意味悠長,在于無限的想象空間,在于能給到每個讀到這首詩句的人,都有一副人面桃花的詩情畫意在腦海之中。
同時,你的“桃花”、我的“人面”,雖不盡相同,但又有共通之處。
這首詩的更大意義,在于提供了一種共通、常見的經歷:錯過。
我們一起讀讀同樣是寫“錯過”的詩句:
還君明珠雙淚垂,恨不相逢未嫁時。
侯門一入深似海,從此蕭郎是路人。
此情可待成追憶,只是當時已惘然。
是不是濃濃的一股”相見恨晚、抱憾終身“的強烈情感撲面而來?
崔護或者這首詩,高明就高明在這里。同樣寫“錯過”,它含蓄、克制,甚至像是有些平淡地在講一個故事,哥去年遇到的人,今年再來時發現不在了。
看不到遺憾、誤會,更沒有一絲絲悔恨的味道。
大美不言,靜水流深。
這分寸,拿捏得死死的。
但是,實際上崔護或者這首詩想要表達的,真的是不在意嗎?
不在意,你會記住時間恰好“一年”?
不在意,你會牢牢記住偶遇的這個“此門中”?
不在意,你會連夸人都要刻意用灼灼桃花掩飾?
不在意,你會感慨人面“不知何處”?
所以我想說的是,前三句之后,這種“桃花依舊笑春風”的輕輕收尾,輕描淡寫,卻也最傷人。
桃花笑春風里,飽含了多少失望、遺憾、錯過、不舍,這樣的錯過,誰讀誰不受傷?
這種將深情藏于平淡之中,也讓后輩的讀書人能夠帶入各種情感。這種情感,誰能釋懷,又如何能夠釋懷?
去年的時候為什么我不留下手機號,我不加個微信?
是不是去年我勇敢一些,今年就不會遺憾?
為什么我沒有早些回來尋找?
如果我下次再來,是不是還能再次相遇?
詩人不說,你是否也懂?
這種似是而非的感情,在人生的長河中又該如何去衡量?
這萬千疑問、萬千遐想,都給你、給我、給后世每一個讀詩的人、尋找故人的人和相信愛情的人。
希望每個人都能遇上自己的“人面”“桃花”。
更希望遇上自己的“人面”“桃花”,即要有桃花的美好,也不要“人面”的錯過。
本來想21日0時前上傳的,結果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,現在已經21日0時10分了。[捂臉][捂臉][捂臉]
感謝您的耐心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