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值得懷念的往事。我值得懷念的是最可愛的人一我的父親

一年一清明,一歲一追思。時至一年春草綠,又是一年清明節時,在這流傳千年的節日里,我們以各種方式緬懷先輩,祭奠逝者,寄托哀思。2020年父親走了25年了。每年清明節我們去革命烈士陵園掃墓寄托哀思,今年由于疫情影響,這個清明,我們換一種方式,通過指尖傳遞敬意,"云追思"來送上懷念和追思。"一樣的春天,不一樣的祭念",真可謂“從軍行牛駝寨豐碑鐵骨火煉成,真英雄雙塔寺凌霄古柏永垂青”。父親張由柏生于1923年山西孝義下堡安底街人。37年9月參加革命。45年山東諸城翟宗運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。38年和39年在陜西洛川八路軍總部炮兵團各受物資獎一次。47年在東北一師二團受艱苦奮斗獎一枚。48年受艱苦奮斗獎章和戰斗勇敢獎章各一枚。53年朝鮮談判代表團受朝鮮三級國旗勛章一枚。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中英勇奮斗十八年,先后參加汾陽八路軍二團,陝西八路軍炮團,江蘇新四軍獨立旅,東北一縱隊一師二團偵察騎兵排,河北三十八軍一一二師三三五團,中南軍大上干,志愿軍一一二師政治部,志愿軍政治部,朝中談判代表團等,曾六次負傷,作戰數十次最后一次在朝鮮戰場上致殘。54年為山西榮軍中學學員,56年太原建華材料廠廠長,58年太原肥皂廠黨支部書記,66年耐火材料廠廠長,70年市輕工局任職,82年離職休養。父親在戰爭年代屢建戰功,為奪取中國革命勝利做出了貢獻。在五十多年革命生涯中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 。當看著父親和戰友相片及信件對戰爭年代走過的軍人肅然起敬。

72年***第四七九三部隊司令部陳德俊的信說:"由柏同志:這幾年打聽你消息…我和姜國政同志又談起你,老同志總是有老感情?!显挛臆婇_會我就請蘆錫勤同志給你縣革委會寫信說你是下堡大隊人…我一直在原單位工作…此致敬禮陳德俊"父回信:"親密戰友德俊同志:…分別二十年…我于53年朝鮮開城,因回國公干參加"朝中談判代表團"途中被汽車壓傷大腿骨折致成二等甲級殘廢。從此再沒條件在部隊。大連養傷一年痊愈轉地方工作…還是原來那個樣子那個性格。到地方成家,已有五個孩了…從信中知道蘆錫勤、姜國正同志,仍在部隊工作請代我問好?!虼汗?、劉鳴鵠、劉兆斌、劉文周、史德法、孟廣白等,還在部隊工作嗎?…此致革命敬禮"陳俊德回父信:"由柏同志:來信收到了,我非常高興多年不見的老伙計…不由我又想起往事…把你情況告訴了蘆錫勤和姜國政同志。真巧沈春光同志從沈陽來看望部隊他聽說后也很高興。老同志們有一次談起你來,說你殘廢回鄉了,有沒有老婆還不知。有人說你很困難。姜政國同志說:"老陳你知張由柏同志是什么地方?我記得你是孝義的…你有了媳婦,還有五個娃,我們就更高興了…我一切很好…三孩二男一女,幸福生活感謝毛主席他老人家。你問的老同志大部分都在。蘆錫勤在師政治部當副主任,姜國政在軍政治部當副主任。沈春光在****后勤部當副部長。劉鳴鵠同志69年去世。劉兆斌轉業在北京工作。史德文在安山煙酒公司,孟廣柏也轉業在西北。陳向山在師部副師長,不少同志一時想不起來了…112師就在高碑店…你來咱們嘮嘮家常說說心里話…你當指導員我當連長時我還是文盲對吧?請你來把老伴也領來…此致敬禮"信是72年寫的當年父親49歲。

- 父親戰爭年代枚枚勛章至今我還保存著,有復員建設軍人、立功證明書以及"最可愛的人"瓷杯、指南針等。父親小時上過初小,但在部隊上、中南軍大學、榮軍中學和平時期仍在學。還保存著學習筆記十幾本。計劃經濟時代,父為職工服務務實清廉。"大躍進"文革時,我還小也感受到那段歷史艱辛。56年父在建華材料廠當支書,經一殘廢軍人介紹在母親舅家(仕女畫家王木蘭父母山西大學家)和母親相識。聽母親說結婚時在榮軍醫院辦的,當時父是領導很多復轉軍人幫忙,還讓母親唱歌。

記得小時候父讓我們坐在坑上背"老三篇"至今記憶猶新。56年買了輛26永久坤車,一直隨父親幾十年。為房子他曾流著淚寫了厚厚的一堆材料,思想負擔特重身體不好。95年他曾說:"我在戰爭年代里最艱苦最開心,在和平年代里渡過經濟困難時期,現生活條件好了可思想負擔最重"他在遺書寫到:"我們這輩是最不幸一輩,處在戰爭年代。14歲就參加革命受了不少苦,負過多次傷最后成殘廢。盡管相當苦但部隊生活過得很愉快,也很幸運好多同志都犧牲了我還留條命…對走過的路一點不感到后悔,那時除過年想過母親外,一點私心雜念也沒,一心為革命。56年轉業到太原先后在建華建筑材料廠,肥皂廠,耐火材料廠都擔任一級領導,這段時間擔子沉重,除一心搞好工作外,家庭負擔太重,全家七口就我一人有工作,養活這么多人難啊?,F生活好起來了,離休后有國家照顧,應該說思想愉快些,安度晚年享幾天福才對,然而近幾年卻是思想最不愉快的年代。把兒女養活大要找工作,有了工作要結婚,這是我應盡義務,你們生孩一個一個要給看,很多事不知傷了多少腦筋"。去世前幾年一身病,思想負擔特重,有家庭問題也有社會問題。病魔纏身,但時時在為我們操心。82年離休也閑不住還管理著老干部活動室…95年是父親最后住院日子也記不清住了多少次醫院,最后一次在太原市中心醫院。病榻上每星期放療五天,放療機很大但床窄每次上很費勁。父親惡心食欲減退后在胸、腰、脖、頭部畫滿了紅標記。為分散思想父看書讀報。每次放療完走來走去觀賞花草。有種花紅色特耀眼很喜歡。在報上看到盆栽觀賞櫻桃西紅柿讓我們打聽。找到農科所弄了十幾顆種上,由于病重不能回去一再告如何上肥澆水。經兩個多月放療快結束時,急性氣管炎發作呼吸困難氣短,長時間睡不著覺。他這才真正覺是怪病,后幾天疼的厲害時,對大夫說:"我骨頭斷了也沒這樣疼過"。我們輪流著陪侍到最后一星期每晚兩人,他仍惦記著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。

7月14日《太原日報》登消息:"市輕工局離休干部張由拍同志因病醫治無效,于1995年6月26日逝世終年72歲。張由柏同志1937年9月參加革命工作,194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…""七一"前夕,市局為父親舉行了遺體告別儀式。殯儀館一片悲涼氣氛,鮮紅黨旗覆蓋著父親遺容。望著父親安祥遺容我們淚如泉涌悲痛欲絕。"世上痛無救父藥,靈前哭煞斷腸人"父親怎忍心撇下兒女匆匆離去?父所在單位同志們都來了,看這位當年老支書、老廠長來了。我們在挽聯上寫下了:"慎終不忘先父志,追遠常存孝子心”。哀樂聲中把父送到龍山火葬場,焚爐前仿佛望見父親那顆火熱心。當化為灰燼時,發現一根近一尺長鋼針,當反應過來時,如火烤燎炭般的難受,悲痛萬分。鋼針在父腿里放了43年,骨頭真夠硬。"好人一生平安"鎖吶聲中,天龍山滿山松柏為父默默致哀。當抱著很沉地骨灰盒前往雙塔寺烈士陵園路上,蒼天竟感動地流淚。父親為革命致殘,辛苦了一輩子,本該是享受天倫之年了誰知癌魔無情地將災難降臨到他身上。父親與享受無緣"從來為革命,磨煉一終生",父親這輩子,在戰爭歲月里屢建戰功枚枚勛章作證,在和平時期為革命工作身殘志堅,一輛永久自行車到處留下父親的身影。為兒女操盡了心,搶著走最難的路,爭著做最苦的事,揀最舊的衣服穿舍不得吃常吃剩飯。他病魔纏身從未間斷,和癌魔決一死戰,也許父親在默默的掐算,將被地球開除球籍的日子失望悲觀??伤匀荒敲礃酚^,他的骨頭是最硬的!以前在影視戰爭劇中看到的流血犧牲的軍人,總是覺的很遙遠,其實身邊最親近的人原來才是真英雄,曾浴血沙場立下戰功讓人振憾,久久不能平靜 。感謝 生命中出現一位鐵骨錚錚軍人父親!回眸父親走過的路是永恒魅力的枚枚軍功勛章令人敬佩。黑白照片定格的瞬間,慎終追遠,緬懷先輩從軍路上拋頭顱灑熱血的鐵骨,火煉無畏真英雄精神。感恩已故去的人,珍惜愛護身邊人。父親永遠活在我們心中,愿"蒼松長聳翠,古柏永垂青"。










最值得懷念的事是小時候去看小人書被抓,記得我們沒事就往我們家鄉的小街東邊的供銷合作社門前,那兒具有巨大的魔力,因為,那里有擺小人書攤的,也就是連環畫,花兩分錢,可以看上半天,攤主的名字叫夏三,我們都叫他夏大爺,夏大爺是一個和藹的老人,以前當兵,自己一直喜歡看小人書,轉業后就回來擺小人書攤了。

那個冬季,我們最好的去處就是夏大爺的書攤,那兒有陽光朗朗的照著,一個周末的上午,陽光一直包裹著我,我一直在看一套新來的連環畫,名字叫《三俠五義》。太陽已經轉過頭頂,意味著超過十二點了,我們就應該還回小人書,無論你看多少,都不會收錢,反正十二點后就得交出書,否則,再給二分錢,可是,我不想交書,又沒有錢,但又十分想看完,如果我放棄正在看的這本,也就是這套的最后一本,我下周就不能在同學面前盡情嗨侃了,那種不過癮的感覺是十分難過的。于是,在這中虛榮心的趨使下,我作出一個令我自己都吃驚的決定:偷回家看,看完再神不知鬼不覺地還回來。于是,我在人流混亂的時候,迅速把連環畫放在棉帽子里,假裝撓頭,然后又戴上,跟著人流若無其事的離開書攤,可是,我還去沒來得及慶幸自己的成功,突然聽見一個聲音:“小子,你帽子掉了,快快拿去?!痹谶@個聲音還沒落的時候,我的帽子已經戴在我的頭上了,而此時,我的帽子里東西已經神不知鬼不覺地回歸主人了。

我知道,那是寬容的笑容 ,而且,長大后,我一直認為,寬容可以成就寬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