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對讀書非常癡迷,我們童年那個年代比較貧窮,還沒有接觸互聯網,小孩子沒事可干,除了野地里亂跑,就是讀書。
但是在農村里,書也很少,讀書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。幸好我家還有些通俗小說,被爹媽當作文化毒草藏在五斗櫥里,每當他們不在家,我就翻箱倒柜找出那些《蜀山劍俠傳》、《七俠五義》、《兒女英雄傳》,還有一堆文學類的雜志,把書皮撕掉,包上《習題集》的書皮,一邊寫作業,一邊偷看,后來被發現了,被打了個**開花。
我爹媽對我看名著比較寬容,所以我從小就讀《紅與黑》、《巴黎圣母院》、《靜靜的頓河》、《三個火**》,七八歲就開始讀原版《三國演義》、《水滸傳》,等到十來歲的時候,四大名著都翻了幾十遍了,沒事兒還把《西游記》里的**段子背一背,把《紅樓夢》中的詩詞對聯背一背。我的小伙伴們都喜歡聽我說書講故事,有時候把一本小說講完了,他們還不過癮,我只能自己硬著頭皮瞎編一個《外傳》和《續集》,在我口中,林妹妹還活著,執掌賈家,吊打薛寶釵;水滸108將都沒死,殺上東京,奪了鳥位。小伙伴多年之后看了原著,才罵我大騙子編故事。我說憑啥作者能編,我就不能編?
我小時候,還要放羊放鵝,反正沒事可干,就把《說唐》用繩子穿了,掛在脖子上,去河邊放鵝,然后一**坐下來,就看白馬銀槍小羅成天下無雙,就看李元霸舞著800斤擂鼓甕金錘,打得路人甲乙丙丁哭爹叫娘,打得“天下第一大將軍”宇文成都屁滾尿流,怎一個痛快了的,然后太陽下山了,我的鵝找不到了。
我們家鎮上有個理發店,老板是個文藝女青年,在店子里擺了一個大書架,滿滿都是金庸、古龍、梁羽生、溫瑞安的武俠小說,還有倪匡的《衛斯理》系列,供顧客們排隊等理發的時候消遣用,而我每當去理發,簡直到了天堂一樣,我能站在那里、蹲在角落里,把一套書從頭看到尾,從上午看到天黑,顧客們都理完頭發了,我還在跟著郭大俠、令狐公子、小李探花行俠仗義,跟著衛斯理冒險,跟著亞洲之鷹羅開上太空約會美貌蘇聯女特工。
上世紀我上中學的時候,非常癡迷籃球雜志和武俠小說,一個月零花錢100塊,我能節省出20塊哪來買書。每天早上,我外婆會給我兩塊錢買包子吃,我能省下一塊,到了月底,就能買一本《灌籃》、《科幻世界》和《今古傳奇.武俠版》。等到高中畢業的時候,人家背著參考書和習題集,我背著一大包亂七八糟的小說雜志回家了。
我到現在,還是個沒事找書看的饕餮,從馬克思到哈耶克,從金融到政治,從歷史到小說,從科幻到科普,對啥東西都很好奇,不知道的,就非得弄個明白,所以我每年花在買書、買電子書上的錢,都有萬兒八千,實在是個敗家子兒。
癡迷就是狂熱的喜歡,可是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個物體或者一件事。
癡就是如癡如醉失去理智的意思,例如癡心絕對,癡心妄想,癡人說夢等等,都是為了形容這一舉動是多么的癡狂,超出正常范圍,不符合常人的觀念。
迷就是迷戀,對某個事物過度喜歡的意思。迷現在用的很廣泛,有點像粉絲的意思,例如籃球迷,動漫迷等等。超出一般喜歡就是迷。
癡迷的人通常自己心里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個執念,比較堅持,甚至大多數情況都不在理智控制下,就是純粹的跟著感覺走,心里只有一句話,我就是喜歡ta,所有的一切也是為了追逐ta。對一件事物癡迷的人對于那些不理解自己的人輕視蔑視的,在他們認為那些不癡迷的人根本無法懂得他們感受,就是一種“他人笑我太瘋癲,我笑他人看**”的境界。
所以如果你旁邊有癡迷的朋友不要質疑他,除非他癡迷的事情是一件有害的事情,那你一定要把它拉出來,讓他認清現實。除此之外,請尊重并且理解那些癡迷的人,蘿卜青菜各有所愛,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,盡情的癡迷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