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身份證格式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身份證格式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身份證的格式?
身份證號格式是特征組合碼,由十七位數字本體碼和一位校驗碼組成。前6位是地區編碼,第7位到第14位數代表年月日,后3位數字順序碼,最后一位數字是校驗碼。身份證是用于證明持有人身份的一種法定證件,多由各國或地區政府發行予公民。
身份證號格式是特征組合碼,由十七位數字本體碼和一位校驗碼組成。前6位是地區編碼,第7位到第14位數代表年月日,后3位數字順序碼,最后一位數字是校驗碼。身份證是用于證明持有人身份的一種法定證件,多由各國或地區政府發行予公民。
身份證:
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簡稱身份證。1984年4月6日國務院發布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》,并且開始頒發第一代居民身份證。2004年3月29日起,中國大陸正式開始為居民換發內置非接觸式IC卡智能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,二代身份證表面采用防偽膜和印刷防偽技術,使用個人彩色照片,并可用機器讀取數字芯片內的信息。
1、按戶口簿上的18位數字照抄下來就行。
2、居民身份證號碼填寫格式,需要按照戶口簿上面身份證號碼進行填寫,身份證號碼為18位號碼。
3、前1、2位數字表示:所在?。ㄖ陛犑?、自治區)的代碼;
4、第3、4位數字表示:所在地級市(自治州)的代碼;
5、第5、6位數字表示:所在區(縣、自治縣、縣級市)的代碼;
6、第7—14位數字表示:出生年、月、日;
7、第15、16位數字表示:所在地的派出所的代碼;
8、第17位數字表示性別:奇數表示男性(1、3、5、7、9),偶數表示女性(0、2、4、6、8);
9、第18位數字是校檢碼:也有的說是個人信息碼,不是隨計算機的隨機產生,它是用來檢驗身份證的正確性。校檢碼可以是0—9的數字,有時也用x表示。
身份證的正確書寫格式?
正確書寫格式如下:
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身份證法,身份證號碼由18位數字和一個校驗碼組成。具體格式如下:
1. 前6位為地址碼:表示身份證持有人所在地的行政區劃代碼,通常是省、市或自治區的代碼。
2. 接下來8位為出生日期碼:格式為年(4位)+月(2位)+日(2位),表示身份證持有人的出生年月日。
3. 后面4位為順序碼:表示在同一地址碼所標識的區域范圍內,對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員編定的順序號。
4. 最后一位為校驗碼:用來檢驗前面17位數字的正確性。校驗碼的計算方法是根據ISO 7064:1983, MOD 11-2算法計算得出的。
總結起來,身份證的正確書寫格式為:前6位地址碼 + 8位出生日期碼 + 4位順序碼 + 1位校驗碼。
舉個例子,假設某人的身份證號碼是:11010119900101234X
- 前6位地址碼為:110101,表示北京市東城區。
- 8位出生日期碼為:19900101,表示出生于1990年1月1日。
- 4位順序碼為:234,表示在同一區域內的第234位出生者。
- 最后一位校驗碼為:X,用來校驗前面17位數字的正確性。
希望對你有所幫助!如果還有其他問題,請隨時提問哦~ ?
身份證格式:
1、前1、2位數字表示:所在省、直轄市、自治區的代碼;
2、第3、4位數字表示:所在地級市、自治州的代碼;
3、第5、6位數字表示:所在區、縣、自治縣、縣級市的代碼;
4、第7—14位數字表示:出生年、月、日;
5、第15、16位數字表示:所在地的派出所的代碼;
6、第17位數字表示性別:奇數表示男性,偶數表示女性;
7、第18位數字是校檢碼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身份證格式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身份證格式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